榆林文创元素盘点之——榆林方言你“害哈不?”

首页    原创    榆林文创元素盘点之——榆林方言你“害哈不?”

​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,南北两方人生活习性的不同,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南北两种地域文化的差异:北方人的粗犷、简朴与南方人的精致、细腻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;你了解榆林吗?你会说方言吗?如果有方言考试,那么你是几级呢?来,先试读一遍。

洪水叫“山水”,

土块叫“土疙瘩”,

去年叫“年四”,

现在叫“尔格”,

什么时候叫“多怀”,

玉米叫“玉米棒子”,

高粱叫“套树”,

高粱秆叫“套树秆杆”,

牲口叫“牲灵”

牛犊叫“牛不酪”,

蚜虫叫“油汉”,

窑顶叫“脑畔”,

门坎叫“门旱”,

台阶叫“疙台”,

劳动叫“受苦”,

生病叫“难活”,

 叫干饭为“捞饭”,

叫猪羊内脏为“下水”,

小孩过生日叫“过瑟儿”

参加红白大事叫“行门户”或“赶事情”

债务叫“饥荒”

叫小为“猴”,

挨批评叫“乃头子”

巴结人叫“溜钩子”

派遣叫“打发”

热闹叫“红火”

疲劳 叫“熬”

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“死蔫”

住、闲呆叫“身哈”

支持不住叫“立不定蓝”

坏人坏事叫“儿人儿事”

全部叫“一满”, 拉叫“皱”

知道叫“害哈”

不知道叫“害不哈”,

拾、拣叫“乱”

互相说话叫“拉话”,

方言是乡音,无论身处何地,听到乡音就会感受到一种亲切,现在随着乡村旅游业逐渐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方言被人们所熟知,在乡村旅游建设中,方言指示牌等已成为一种有趣的表达形式,方言作为文化创意元素,被挖掘出创作出许多文创产品,例如:文化衫、扇子等,让充满了土味的方言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。

 

或许你认为家乡的方言土味太重,但是每句方言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,比如小时候奶奶常在你饭后说一句~“来,狗娃,把锅里这点饭杀(sà)割了。”单听这句再平常不过的家庭语言,榆林人的眼前说不定还会浮现慈祥奶奶给孙子添饭的温馨画面,但你有没有想过,把剩下的饭吃完为什么叫“杀……割……”。在约500年前的明朝。作为九边重镇的榆林镇刚刚又经历了一场十分惨烈的御敌战,守城士兵不仅顽守阵地,还趁胜出击,一举击溃了来犯之敌。战斗过后,守城士兵清理战场,由兵部直接委派的官员打开笔记本,准备统计军功:“那个……弟兄们,赶紧把击杀之敌的头颅割了送来,还有生擒俘虏的,把耳朵割了送来一并统计,都别急,一个一个来,(充满了画面感……)这就叫做(sà)瑟割。

方言其实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言的存在和发展,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我们去学习、保护与发扬。例如国家就允许在地方曲艺及影视剧等中使用方言。试想想,若是秦腔、京剧、越剧等等都喊着一嗓子普通话,那该是多么无味啊。而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应该鼓励多多使用方言。必然在家庭或朋友聚会场合中,方言的使用也是增进感情的有效方法。方言作为一种文化,一种沟通交流的载体,会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步演变,它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。

方言如同古建筑一样吗,她不仅是一地文化、历史的集中体现,她更是一地居民最好的身份证,是他们对家乡感情的寄托,方言也应得到保护。如果放任方言流失,那么方言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历史遗憾,我们已经有太多遗憾了,不要等无处寻觅方言的踪影那一天,才为方言的消失扼腕痛惜。所以,做好的文创产品,方言必不可缺,榆林方言-你“害哈不?”

 

2020年7月14日
浏览量:0